飯前吃還是飯後吃?不想浪費錢,益生菌包埋技術差很大!
飯前吃還是飯後吃?不想浪費錢,益生菌包埋技術差很大!
不論是為了改善便祕、過敏、消化不良,還是提升免疫力,越來越多人以「吃益生菌」來做為保健的選擇之一,但你是否曾經疑惑:「益生菌到底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?」,事實上,吃對時間並不代表就能吃出效果,益生菌能不能發揮功效,關鍵在於它能不能抵抗胃酸,活著抵達腸道!今天讓我們跳脫吃法迷思,一起來認識,幫助益生菌突破胃酸考驗的關鍵-包埋技術,讓你選購益生菌不再當冤大頭。
一、吃對時間不等於有效
你或許曾聽說:「空腹吃益生菌效果比較好,因為胃酸比較少。」、「飯後胃裡有食物稀釋胃酸,益生菌比較不會被殺死。」,其實光靠挑選吃的時間點,並不能保證益生菌的存活率!事實上,人體的胃部環境極其嚴苛,不管是飯前還是飯後,胃酸都存在,只是濃度與量的不同而已。
多數益生菌本身無法在酸鹼環境下存活,在沒有經過特殊包埋技術的保護下,益生菌通過胃部就可能被胃酸殺死大半,剩下有限的菌種,再面對鹼性的膽汁,存活下來的菌種可能更是寥寥可數,自然很難期待益生菌發揮明顯的保健作用。因此沒有適當的包埋保護,益生菌就像沒有上裝備的士兵,在出征的漫漫長路上,可能還沒到達戰場就陣亡了。
二、胃酸膽鹼超猛,沒保護的益生菌超難活!
人體的消化系統除了分解消化食物,同時也是一道重要的健康防線,讓我們免於外來病菌透過食物進入人體,造成健康風險,其中,胃酸與膽鹼就是最強力的「守門員」。
- 胃酸:正常情況下,胃液的pH值約為1.5~3之間,屬於強酸環境,足以殺死大多數細菌與寄生蟲,對益生菌而言,當然也是一場生死考驗。
- 膽鹼:進入小腸後,膽汁與消化酵素會加入戰局,幫助分解脂肪與蛋白質,破壞細胞膜,幫助消滅耐酸的壞菌,這樣的環境,對益生菌同樣具有強烈的殺傷力。
因此,如果你吃的益生菌沒有特殊的「防護衣」,吃再多也等於白忙一場。
三、包埋技術是益生菌的保命神器!
為了幫助益生菌順利通過胃酸與膽鹼這兩道關卡,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關鍵科技:包埋技術。簡單來說,這就是給益生菌穿上一層「防護衣」,利用天然的多醣體、蛋白質或脂質等材料,將活菌包裹起來,形成一個個穩定的微膠囊。這層保護膜能夠:
- 阻擋胃酸與膽鹼的侵蝕:讓活菌有機會通過消化液的考驗,在消化道中存活下來。
- 控制釋放時間:確保活菌能在腸道內緩慢釋放延長作用時間。
- 延長產品保存期限:透過充分的包覆,讓菌株在儲存環境中,不論溫度、濕度、光線的變化,也能穩定存活,提升產品安定性,延長保存期限。
因此,想讓益生菌更有效的發揮作用,選擇有專利包埋技術的產品是關鍵。
- 包埋技術:一樣都有包埋,技術差很多。國際大廠(醫生生醫只定廠商就是)使用的專利包埋技術能夠直接將益生菌的食物"益生元"一起包裹,益生菌跟益生元同時送達消化道,有利於益菌定殖。
四、吃益生菌小提醒
除了挑選有包埋技術的產品之外,日常補充益生菌時,也有幾個小細節值得留意:
- 避開熱水吞服:高溫也會殺死益生菌,建議搭配冷水或常溫水服用。
- 持續服用:益生菌也會損耗或隨糞便排出體外,因此需持之以恆補充,才能穩定發揮效果。
- 注意保存方式:購買產品時須留意保存條件,有些菌需要冷藏,若保存不當,也會降低效果。
- 搭配益菌生更好:益菌生(益生元)像是益生菌的食物,能幫助菌種繁殖與定殖,建議可選擇含有益菌生的產品,更好的是透過專利技術跟益生菌一起包埋的益生元(如醫生生醫指定廠商獨家專利)。
五、聰明吃益生菌,不當冤大頭!
購買益生菌產品,若忽略了產品的關鍵包埋技術,吃下肚的可能是幾乎全軍覆沒的「死菌」,不僅效果變差,還白白浪費錢。提醒您選對產品、正確食用,加上持之以恆的好習慣,才能讓你在健康這條路上,越走越順、越吃越活力!
※以上保健知識之描述說明僅供讀者參考,建議使用保健食品前,確實徵詢醫師意見,尤其是小孩、孕婦、過敏體質、慢性疾病等特殊族群。